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鄉村產業振興,2019年7月3日,繼續教育學院“齊心育文化,凝聚心家園”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徐悅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臨安區太湖源鎮白沙村參觀學習。
一下車,我們就受到了當地村委領導熱情的接見。在會議室,我們認真觀看了白沙村的宣傳片,并且在郤主任的滔滔不絕下,我們了解到白沙村成功的背后凝聚著政府和村民們的汗水與淚水。上世紀90年代前,白沙村還只是一個貧困的小村莊,村民靠砍樹伐木來換錢換糧食才能維持生計。由于無止境的砍伐,導致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在一場大雨中,村莊得到了大自然的教訓。后來,白沙村人總結了經驗教訓,決心走保護環境,林產品開發、發展生態旅游的新路。由于白沙村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景,隨處可見的農家樂也為這里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可好景不長,隨著游客的增加,村里的垃圾也是成倍地增長。同時,部分農家樂經營戶生產管理不規范,導致白沙村的污水問題也日益嚴重。為了旅游業的持續發展,白沙村決心大力治理村內環境。
借著“五水共治”的東風,白沙村提出了“治污水、保清水”的口號,并且新建了許多污水處理站點。隨后,村里又開展了垃圾分類工作,采取固定投放點和上門收集相結合的辦法。終于,污水治理和垃圾分類成效顯著,村民的環保意識也得到了提高。
在文化禮堂里,“三生共贏”這幾個字被高高地掛在墻上,本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走出一條“生態、生產、生活”共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連同景區開創出一個極具生態的世外桃源。此外,一張張懸掛的照片記錄著白沙村的歷史變遷,也警示著村民們“真山、真水、真空氣”才是硬道理。
通過此次實地調研,我們深刻認識到生態建設是“和諧社會”和“和諧世界”的構建,實現美麗家鄉與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要把所學的專業知識更多的運用到生活生態中去,并且保護生態環境,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和大自然一起共度難關。
(通訊員 沈瀾)


